寻找李渠 湮没的宜春千年古城河
你已经从地图上消失了 ,曾经有过的风光无限已经被湮没 ,这座城市的底层却依然有着你的痕迹。你千余年造福万民的功绩 ,永远铭刻在历史的最深处。
《赣西发现》人文档案
唐元和四年(公元809),袁州刺史李将顺深感宜春城里多火灾、饮涤无水,城区附近田土常遭干旱,影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故倡导开凿城廓一条河,于是“筑防疏沟,引南山水入城,可通舟楫”。百姓感念他,称之为“李渠”。
据读史方舆纪要( [清 ]·顾祖禹)卷八十七记载:李渠在府城西,源出官陂口。《唐书》亦载:袁州西南十里有李渠,引仰山水入城。元和四年,李将顺守袁州时,州多火灾,居民负江汲溉甚艰,将顺以州城地势高,而秀江低城数丈,不可堰使入城,惟南山水可堰,乃凿渠引水,溉田二万。又决而入城,缭绕闾巷,其深阔使可通舟,经城东北而入秀江。邦人利之,目曰李渠。自唐以后,守土者相继修浚,渠屡废而复治。
宜春城廓十里河 湮没地底知人稀
去过丽江古城的人都会对那街道上潺潺流过、清澈透明、穿城而过的河流留下深刻印象,可很少有人知道,很多年前的宜春城里也有过这么一条类似的河流。汩汩渠水,自西而来,在东边注入环城的秀江,使得古老的宜春城区,安卧在一大一小两顷波涛之间。
清朝年间宜春举人唐大年曾作过一首《渠上谣》说的就是李渠,他写道:狮子山头空采茶,凤凰山下水难车。李渠一夜生新水,乐煞渠边一万家。渠上人家渠下田,田家作水向渠边。衍水顽往熙熙来,怨煞干旱是去年。
李渠的开创是宜春水利史上的一项重大工程,迄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了。据史籍记载,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李将顺来袁州任刺史。当时袁州城因东面城地低洼易遭水灾,便把交通和商业中枢移到西城台地,后来州厅、判官厅、州学等重要官舍也相继移到了西城台地上。但伴随而来的是诸多不便:一是当时房屋多为竹木构筑,一旦发生火灾,远水难救;二是秀江水面低城数丈,居民用水极不方便;三是城外一些农田又常遭干旱,灌田非常困难。李将顺到任后,了解到民间的疾苦,对周围水源作了详细调查,李将顺作出了重大决定,他率众将发源于城西仰山的清沥江(南山水,又称古江)下游的官陂及其支流沙陂水,引至城西北郊麟桥与秀江合流,又在位于宜春城西之扇状盆地的扇头处陂头设堰取水,使江水灌溉西郊200余顷田地。
李渠全长1965丈(清道光三年程国光《李渠志》),城内李渠附属的水利交通设施有减水沟3条,接水沟3条,大小斗门37座,大小桥27座。
从《李渠志》的绘图可以看到当年李渠的路线是这样的:在城西南6公里湖田乡坪田村的鲤鱼山拦住清沥江水作一石陂即龙王宫陂,傍河东岸修一渠道引水。经龙王庙,紧贴狮子山、凤凰山山麓,逶迤曲折,过沙陂桥路,朝东北方向循官圳舷上、黄颇路,直到城西门(萍实门),入城到摇篮进巷口,折北流经文昌官(原袁州区政府大院),入灵泉,返回崇儒巷,再经鼓楼路到东风大街,又向东北折到人民银行北端,弯入箭道里,出春台公园巷口,插向中山路,笔直到市一中门口,又折而向东南方向临铁路下,合南池清流(珠泉河),赖家潭水,过湛郎桥(赤板桥),经电杆厂东侧,落入两河口,汇入秀江坐石潭。渠宽3米余,“可使通舟”。渠水可灌溉城郊田土,后人因感其德,名之曰“李渠”,并建祠、镌碑纪念,碑上阴刻楷书“古李渠”三字。碑刻原本有二处:一嵌于原袁州区政府院内墙上,一嵌在崇儒巷内墙上,可惜皆丢失了。
为寻找宜春古李渠的遗迹,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笔者和几位文友踏上了古李渠的寻觅之旅。我们先到宜春城内寻找古李渠的遗迹,经过查找和了解,得知李渠的河床基本还存在,只是被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压在底层了。河床有八九尺宽,一人多深,左右上头都用烧砖密封,现今城内的渠道大部分已经淤塞,唯有从崇儒巷口至鼓楼路步行街、东风大街加贝超市门口到箭道里再出中山路一大段保存完好。经查仅余的几段为:东风路段(鼓楼步行街口—加贝超市门口)200米左右;中山中路段(国贸大厦门口—东方红影剧院门口)约350米左右;重桂路段约70米,这些暗渠已经变为纯粹的排污道,污水流入秀江排污主渠道内,对于老宜春城里的人来说,20世纪80年代,还能看到位于大北门(今袁州大桥侧)和今天重桂路临河处的两个出口,可以看到用城砖砌成的下水道显得非常宽大,从这儿可以想象当年的李渠是多么壮观了。
笔者众人再出西城门,沿既定路线前去寻找李渠的源头。在城西凤凰山到官陂一线,大家发现渠流仍然畅通,至今犹在浇灌着几百亩农田。此外,历经了千余年,一道为拦住清沥江水所修的石陂和附近的龙王庙遗址都还清晰可寻。
关于这条水渠的详细情况,有一位日本教授斯波义信在《论江西宜春的李渠》也谈到不少。这位教授以大量的史料,逐一分析了李渠的历史,它的构造和规模(包括城外渠道和城内渠道),它的维护组织以及李渠建设的社会经济背景。特别是有关城内的部分,斯波义信写道:“主流从古渠东进在州学向前南拐,然后流入人口稠密低洼的市街地,屈曲迂回,一度又流入市场,再进入城东北区,东进从贡院的北隅穿越城壁放水流入秀江。”他引《李渠志》说:“城内李渠附属的水利交通组织有:减水沟3条,接水沟3条,大小斗门37座,大小桥27座。”他还写道:“减水沟是放水渠道。其一在州学前的奖廉坊(铁炉巷)的东边,通过民居,从北面的通泉坊(鲜鱼巷)流入秀江;其二在市中心,穿越大街,经流阜通坊,善利坊,注入秀江;其三从县治东的育材坊穿越大街,向北拐弯,再从育林坊注入秀江。”“接水沟相当于李渠的支流,一在州学西的桂迁坊,一在积庆坊,一在熙春坊”,“为了疏浚、汲水、灌溉的便利,(李渠)一律代之以明沟,这一部分的宽幅、深度均定为丈余(3.3米)。在那里当然有架设桥梁的必要,里巷的好事者争先恐后愿意出力,用朱漆白垩粉刷,架起有白石朱栏焕然一新的桥梁,清流缓缓围绕城市”。
斯波义信教授描绘的是一幅何等动人的水城情景啊,凭着这些厚实的史料,我们几乎可以看到李渠在袁州城内穿街过巷,水网交错,清澈的水流淌过那些白石朱栏的桥梁。
多次疏浚古李渠 至今风光已不再
李渠自修成至今,历史上先后疏浚过16次之多,其中有4次工程大、费用多。这4次的主修人是:北宋的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州守王懿,当时有歌谣曰“李渠塞,王君开,四境惠,绝火灾”;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通判袁延度以及南宋宝庆三年(12277年)州守曹叔远和清道光四年(1824年)县令程国观。李渠的最后一次疏浚是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不久它便从人们的视野中渐渐消失了。
当时为防止渠道引水过多和暴雨致大量江水造成工程的破坏和洪水泛溢,李渠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在适当的梯段设减水渠,排泄多余的水量归清沥江或袁江;二是渠道进出城有闸门控制;三是渠道进城后,南岸高地为降雨坡,设3条接水沟汇入袁江。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曹叔远重修李渠后著《李渠志》一书;现存清代程国观重修志中,是原文的节略,记述了水源、事始、继修、守卒姓氏和修复始末;枝头至西城下,西城渠至贡院人江处的减水沟、接水沟、斗总数、桥总数;役夫条目、破户、田户管理和附录等部分。清道光六年(1826年),宜春知县程国观重修李渠后又重修《李渠志》,内容丰富,包括绘图、新修李渠卷宗、朱李渠志、新修李渠杂载、历代修渠名宦传、艺文6部分,附有修渠后的善后条规(管理办法)10条,是研究李渠历史的重要依据。
刺史恩泽千载余 李渠功效有多重
通过了解,我们还知道古李渠对宜春城区除了作为水利工程具有的防洪排涝、供水等功能外,还兼有以下几种功能。
一是防火功能。古代造房多以竹木架构为主,城市内人居密集,房屋连片,加之城内烟火集中,发生火灾的频率较高,整条街道毁于火灾者不胜枚举。必须从城河引水入城,以作消防之用。袁州历史上曾两次毁于大火,皆因城内无河水可用于救火之故。至唐元和年间,修李渠引河水入城防火,才消除了这一大隐患。
二是灌溉功能。城市人口密集,需要供应粮食和蔬菜,在城河内外周边的田地种粮、种蔬菜,乃至水产养殖,可改善城市供应,也节省了从远地调运的财力物力。
三是净污功能。由于城河水体的存在,客观上起着生态功能和纳污净化功能,城内的生活污水往往通过下水道流入城河,或外泄,或为自身水体所净化。
因此,李渠可以说曾经是宜春这座城市的生命之河。这处湮没在地底下的历史奇迹,能否挖掘出来成为宜春城区一道古老而崭新的风景线呢?还有待有关部门的探讨和研究。
- 上一篇文章: 施设理事长在全国勘察设计同业协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下一篇文章: 四方井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前准备工作正式启动